我們先來看看存續期間的定義:
存續期間(duration):
衡量債券風險的重要觀念
是將各期現金流量加以折現,並用時間加權計算,故其值與債券到期年限呈正比,與票面利率呈反比;簡言之,為債券的平均到期期限。也代表債券價格對利率變動之敏感度,故為衡量債券利率風險的有利工具。
因此,Jocelyn 與 Roddy討論的觀念,我覺得亦可以解釋如下:
在票面利率,折現率固定的情形下,債券到期日越長,債券波動的價格越大;若到期日相同,票面利率越低,債券的存續期間越高,表示債券價格的波動較大,但是波動幅度卻遞減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